第0807章 多达千万的贫寒百姓_北颂
新新小说 > 北颂 > 第0807章 多达千万的贫寒百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0807章 多达千万的贫寒百姓

  赵润在宫里的蒙学小学堂,又是挨揍,又是被孤立,确实可怜。

  赵祯有心去查一个清楚,但思量再三,还是放弃了,他摸索着赵润的脑袋,“怎么会没人陪你呢?你是朕的皇儿,天下间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陪你玩。”

  “可是……可是……”

  赵润结结巴巴的要说话。

  赵祯摆手道:“行了,你不必多言,朕知道你的意思。”

  “陈琳啊……”

  “奴婢在。”

  “宫里的小蒙学,人数终究是太少。你去曹、李、朱等几家传朕口谕,让他们挑选几个家中子嗣,送到宫里读书。”

  “奴婢明白。”

  赵祯吩咐完了陈琳,盯着赵润笑道:“过几日,就有许多人入宫陪你玩。”

  赵润将信将疑的问道:“真的吗?”

  赵祯假装板起脸,“朕什么时候骗过你?”

  “那就是真的?”

  赵润惊叫了一声,破涕为笑道:“父皇,里面有没有会武艺的?”

  赵祯一愣,疑问道:“你问这个做什么?”

  赵润小脸绷的紧紧的道:“我要让他们帮我打寇天赐……”

  说到此处,赵润顿了一下,又补充了一句,“打给寇卉看……”

  赵祯突然觉得有些头疼,立马吩咐陈琳道:“暂时先从曹家挑两子入宫。其他各府,回头再说。”

  赵润一脸懵的盯着赵祯,不明白赵祯为何出尔反尔。

  陈琳却明白。

  赵祯是怕赵润欺负人不成,反而被人欺负的更惨。

  皇室中人,一直都跟其他人隔着一层。

  所以皇室中人很难跟其他人平等相处。

  各府送子嗣入宫读书的话,必然选适龄的子嗣。

  准确的说就是跟赵润年龄相仿的。

  跟赵润年龄相仿的孩子,对君臣虽然也有一些认知,但是并不多。

  他们大多不会在乎身份上的差距,只会通过相处的时间的长短和相处的态度分辨亲疏关系。

  毫无疑问,寇天赐跟那些孩子认识的时间,见过的次数,要比赵润要长,要多。

  寇天赐和那些孩子可以平等的相处,但是赵润却不能。

  所以赵润要带着那些人去欺负寇天赐,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那些人联合寇天赐将赵润给欺负了。

  在赵润一脸懵逼的神色中,赵祯摆摆手道:“去找你母后玩……”

  赵润有心多逗留一会儿,但是看到了赵祯板起脸以后,乖巧的离开了资事堂。

  赵祯盯着赵润离去的背影,头疼的道:“这算什么事情啊。”

  孩子们闹矛盾,大部分时候都停留在孩子的层面。

  除非闹出了什么大事,不然牵扯不到大人头上。

  所以赵润遇到的问题,只是一个小插曲,根本影响不到大人。

  赵祯在打法了赵润以后,开始忙起了政务。

  寇季回到了府上以后,没有在府上停留多久,便到了枢密院,忙起了政务。

  吕夷简三人离开了皇宫以后,就一头扎进了政事堂,再也没出来。

  所有人都在忙,忙的不可开交。

  他们在为大宋的以后忙,也在为此后即将迎来的战争忙。

  忙忙碌碌的过了月余。

  种世衡带着一百多部曲悄无声息的回到了汴京城。

  种世衡是想悄悄的回京的,只是没料到,刚一入开封府地界。

  就被一行人拦住了去路。

  种世衡瞧见了为首的两个人以后,赶忙跳下了马背,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上去。

  跑到近前,种世衡单膝跪地。

  “臣种世衡,参见官家……”

  赵祯着一身便衣,站在那儿。

  在种世衡单膝跪倒在地上以后,撩起了衣襟,上前扶起了他的双臂,“四年征战,苦了你了。”

  种世衡郑重的摇头,“为官家开疆拓土,是臣的责任。”

  赵祯扶起了种世衡,感叹道:“你帮朕打下了大理,可以说是劳苦功高。朕在你们离京的时候说过,等你们班师还朝的时候,朕会率领着满朝文武,亲自到汴京城外相迎。

  朕得知你还朝的时候,便准备带着满朝文武前来相迎。

  只是临出门的时候,被四哥给劝住了。

  四哥言称,你已经爵封一等公,就不该再引人注目。

  若是朕率领满朝文武前来相迎,你必然会处在风口浪尖上。

  朕思量了一下,觉得四哥言之有理,便带了几个人,着便衣,前来迎你。

  希望你不要因此埋怨朕。”

  种世衡一脸感激的道:“官家能亲自相迎,对臣而言,已经是天大的殊荣,臣感激还来不及呢,怎敢有半句怨言。”

  赵祯略微点了点头,没有多言。

  种世衡躬身向站在赵祯身后的寇季、吕夷简、王曾、张知白等人挨个施礼。

  带到种世衡施礼过后。

  赵祯对种世衡道:“走,陪朕共乘一辆车,朕没去过大理,这辈子恐怕也去不了大理。你在大理待了四年,对大理应该十分了解。

  你给朕讲一讲大理。”

  种世衡闻言一愣,急忙道:“臣怎敢……”

  不等种世衡把话说完,赵祯就抓住了种世衡的手,拉着他往马车上走去,一边走一边道:“朕便衣出宫,便不用拘泥于那些俗礼,你也是如此。”

  话音落地,赵祯已经拉着种世衡上了马车。

  吕夷简在赵祯和种世衡上了马车以后,似笑非笑的盯着一旁的寇季道:“寇枢密见此,有何感想?”

  寇季双手捅进了袖口,淡淡的道:“什么也不敢想。”

  吕夷简瞪起了眼,“你知道老夫问的是什么。”

 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:“官家礼贤下士,乃是一段佳话。吕公若是闲暇,可以将其写成文章。我回头会派人将其印刷出来,传遍天下。”

  吕夷简冲着寇季哼了一声,上了马车,不再搭理寇季。

  寇季自然知道吕夷简问的是什么。

  在此之前,跟赵祯共乘一辆马车,那是寇季才有的殊荣。

  如今,种世衡也获得了相应的殊荣。

  吕夷简就是想问寇季有没有失宠的感觉。

  寇季懒得搭理吕夷简,所以插科打诨的胡说八道。

  在吕夷简上了马车以后,寇季询问身边的王曾,“吕夷简最近吃错药了?”

  王曾瞥了寇季一眼,淡然道:“你先是安排了包拯做端州知州,后又安排了苏洵做祥符县知县。一连谋取了两个位置,中间没有半点磕磕绊绊。

  你一个武臣,谋取文臣的位置,比文臣之首还顺当,他自然看你不顺眼。”

  寇季略微一愣,道:“吕夷简想帮别人谋职?”

  王曾点头,“吕夷简想帮吕家的麒麟儿吕公著谋取太常寺的职位,屡次上书不成。”

  寇季嘲讽的笑道:“我推举包拯和苏洵,乃是一片公心,乃是为国荐才,官家自然不会阻拦。他推举吕公著,乃是一片私心,官家自然要考量一二。”

  王曾翻了个白眼,“他一个同中书,需要亲自下场去举荐自己人?”

  寇季一愣,低声笑道:“那只能证明他找的人分量不够。”

  王曾瞪了寇季一眼,懒得在跟寇季讨论这个问题,对他们二人而言,推举包拯也好,推举吕公著也罢,都是小心问题。

  王曾对寇季道:“你到老夫马车上来,老夫有要事跟你商量。”

  寇季点头,跟随着王曾上了马车。

  坐上了马车。

  王曾问道:“西州回鹘的使节已经过了陕西府,再有两日就会抵达汴京城。他们在面见官家的时候,必然会奏请官家,出兵驰援西州回鹘。

  此前我们已经商讨过了此事。

  决定派遣不到一万的兵马去驰援西州回鹘。

  一旦西州回鹘使节求援,官家必然将此事告知给西州回鹘的使节。

  眼下我大宋各处兵马都在更换军备的紧要关头,你想要了派遣那一支兵马前去驰援西州回鹘了吗?”

  寇季沉吟道:“王公为何突然关心起了此事。难道是有人要举荐?”

  王曾点头道:“却又良才要推举。”

  寇季愣了一下,道:“良才?王公倒是说说,是何等良才。”

  王曾笑着道:“你可知张方平此人?”

  “张方平?”

  寇季沉吟了一下。

  张方平也算是史册上留名的人物,确实算得上是一位良才。

  “略有耳闻,听说是茂才异等科出身,如今知睦州通判。”

  王曾哈哈一笑,“你果然知道此人。”

  寇季淡然笑道:“我只是略有耳闻……”

  王曾点头道:“以你我的地位,自然很难看到底下的良才。老夫也是听应天府知府宋绶对此人赞赏有加,所以才了解了一下此人。

  此人如今虽然人微言轻,但对我大宋如今的政事,以及对外的兵事,都有不少独特的见解。

  你此次派人去西州回鹘,顺便算上他,看一看他是不是真的有才。

  若是真的有才,老夫回头会提携他一二。”

  寇季迟疑了一下,坦言道:“此次派去西州的兵马,要面对的是黑汗和辽国的数十万大军,可以说是九死一生。

  即便他真的有才,经得住你的考验,到最后也未必能活着回来。”

  王曾皱眉道:“若是他真的死在了西州回鹘,那也只能证明他时运不佳。”

  寇季有些意外的道:“王公,你什么时候学会草菅人命了?”

  王曾瞪了寇季一眼,“什么叫草菅人命?老夫这是在为官家选才。朝廷用人,自然要用那种经历的住生死考验的人。

  不经历生死考验,凭什么身居高位?

  你寇季出身名门,出仕便高人一等。

  有你祖父撑腰,你以后的前途更是一片光明。

  可即便如此,你也是几经生死,才坐上了现在的位置。

  他张方平乃是寒门出身,比你差了不止一星半点。

  你都可以经历生死,他却不能,那他凭什么获得老夫的提携,又凭什么升官?”

  说到此处,王曾哼了一声道:“你只管往里面安排,他若是不愿意为朝廷赴死,那只要老夫在朝廷上一日,他一日就别想升官。”

  寇季听到此话,哭笑不得。

  他也不知道应天府知府宋绶将张方平推举给王曾,对张方平而言,到底是福还是祸。

  略微思量了一下,寇季觉得,是福多一点。

  因为史书上记载,张方平也算是一个有担当的人。

  王曾真要他为国赴死的话,他应该不会迟疑。

  只是,此去西州回鹘驰援,其中风险之大,远超王曾的预料。

  九死一生,有可能都是一种奢望。

  说话间,已经入了汴京城,到了皇宫门前。

  赵祯并没有下马车,也没有吩咐其他人下马车,而是直接吩咐内侍,打开了皇宫的门户,引领着马车一起进了皇宫。

  种世衡凯旋而归,该有的礼数,一样也不能少。

  为了庆祝种世衡凯旋,赵祯在延福宫内设宴款待了种世衡。

  酒过三巡。

  赵祯放下了酒杯,对种世衡道:“种卿,朕有一件重任要托付于你。”

  种世衡拱手道:“请官家降旨。”

  赵祯点点头,看向了寇季。

  寇季缓缓开口,将大宋、黑汗、辽、青塘四方势力如今大致的局势讲了一下。

  种世衡听完了以后,眉头皱成了一团,“此前我听闻辽国派兵帮助黑汗王朝一起攻打西州回鹘,我就感觉到了局势不妙。

  没想到局势会不妙到这个地步。”

  寇季沉声道:“按理说,你刚刚还朝,应该歇息一些日子再说。但时不我待,西域的局势一日一变。一旦黑汗王朝和辽国征灭了西州回鹘,那么下一步就是我大宋。

  河西之地,有李公和杜衍坐镇,政事上应该不会出问题。

  但兵事上仅有镇西军大将军一人,未免有些单薄。

  所以,我和官家商议决定,派你去河西坐镇。”

  种世衡思量了一下,道:“给我七日,我需要跟家人团聚一番。”

  寇季毫不犹豫的道:“给你半个月。半个月后,你必须赶到河西去。”

  种世衡抱了抱拳。

  商定了此事以后,延福宫内的众人就没有再商量正事。

  大家一边吃喝,一边欣赏歌舞。

  一直到了夜半才散场。

  散场以后,众人纷纷离宫。

  出了宫门,各回各府。

  过两日,西州回鹘的使节到了汴京城。

  寇季出面,汇同鸿胪寺的人,接待了他们。

  在他们面前赵祯的时候,果然提出了要大宋驰援西州回鹘的要求。

  赵祯当场告诉了西州回鹘的使节,大宋暂时没办法派遣重兵去帮助西州回鹘,但是可以派遣一支一万人的火器军,赶往西州回鹘驰援。

  西州回鹘使节,在垂拱殿内哭的险些昏死了过去,也没能再从大宋多讨一个兵。

  “弱国便是如此!”

  赵祯在事后,当着满朝文武,说出了此话。

  满朝文武深以为然。

  弱国只能四处行乞。

  强国才能站在世界的顶端,施舍诸国,决断诸国生死。

  ……

  种世衡在汴京城内待了半个月,再次带上部曲,以及一万驰援西州回鹘的火器军,踏上了征程。

  走的那一日,寇季亲自去相送,一路送出了开封府地界。

  望着种世衡毅然决然的赶往河西的背影,寇季心中感慨万千。

  他觉得,历朝历代都该善待武人。

  他们在功成名就以后,或许会跋扈一些,不讲理一些。

  但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在为国朝拼命。

  种世衡去了河西,西域的局势再乱,种世衡也能想方设法确保河西无忧。

  河西无忧。

  寇季便能放心的拆分刚刚回到了西宁州的永兴军。

  年底的时候,新建的坐镇大理的禁军筹备完毕,入驻了大理。

  坐镇在大理的五万捧日军,在捧日军大将军率领下,回到了汴京城。

  捧日军回到了汴京城以后,也逐渐的进入到了拆分当中。

  小半年时间内。

  大宋各处的禁军,一直处在频繁的调动当中。

  汴京城外的军营,每日都有将士打包了行囊,赶往别处,每日也有其他地方赶来的禁军,进入其中。

  与此同时。

  范仲淹和庞籍二人,在陕西府推行路改府的政令,也逐渐看到了一些成效。

  几百万贯钱撒出去,陕西府各州县,皆建立了一些营造作坊。

  其中有酿酒的、有锻铁的、有纺织的、还有制作一些干果等物的。

  在作坊立起来以后,便在陕西府各地开始招工,只招收贫寒的吃不起饭的人。

  陕西府里贫寒的吃不起饭的人,此前在朝廷分派从庙宇里清查出的田产的时候,解决了一部分。

  在范仲淹建立起各大作坊以后,又解决了一部分。

  等汴京城纺织作坊在陕西府落成以后,又解决了一大部分。

  还剩下一小部分,是一些只愿意种田,除了种田以外,什么也不愿意干的人。

  对于这部分人,范仲淹和庞籍并没有强迫他们去各大作坊做工。

  而是上报给了朝廷。

  赵祯和寇季在商量过后,果断吩咐范仲淹和庞籍,将此类的人集中在一起,送到了大理去。

  喜欢种地,那就去大理种地。

  朝廷在大理有足够的地让他们种。

  在这一连串的操作下,陕西府的贫苦百姓,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。

  到最后,陕西府境内仅有一小部分不愿意离开陕西府的贫寒人家,依旧贫寒。

  其他的人,几乎已经脱离了赤贫。

  虽然谈不上发家,但是至少不会因为吃不到饭而饿死。

  范仲淹和庞籍,可以说是政绩斐然。

  赵祯立马派人将陕西府境内的情况,明发邸报,昭告天下,并且要求各地方派遣官员赶到陕西府去观政,看看推行府制给陕西府带来的好处。

  以此削减地方上对路改府制的抵触。

  开封府是最先派人赶到陕西府去观政的。

  从开封府派人赶到陕西府,到开封府境内推行新的府制,前后不足半个月。

  相比起陕西府改府制。

  开封府改府制就容易的多。

  开封府上下官员都知道,路改府制,是朝中几位掌权的大佬的共识。

  路改府制不仅不会对他们的地位和权利产生削减,反而大大的增加了他们的权利。

  所以开封府推行府制的速度,非常的快。

  仅仅用了半个月,就完成了新府制。

  随后,各地开始陆续的推行了路改府制。

  由于路改府制,并没有动官员的利益,也没有动地方豪强的利益,再加上陕西府路改府制的效果摆在那儿,所以各地推行路改府制碰到的阻力,十分小。

  在路改府制逐渐推行的时候,各地贫寒百姓的数字,也逐渐递到了内廷当中。

  资事堂内。

  赵祯手里握着一卷厚厚的册子,感叹道:“朕原以为,在朕的治理下,各地百姓即便是贫苦,也不可能吃不起饭。

  可如今路改府制清理出的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寒百姓,足足有达到了百万。

  没有田产的百姓数目,达到了千万之巨。”

  赵祯将册子甩到了桌上,声音沉重的问道:“近百万的百姓,吃了上顿没下顿,近千万百姓没有田产。难怪民间频频有人造反,难怪民间频频有百姓逃往山中落草为寇。

  他们吃不饱饭,他们不造反,谁造反?

  朕要是吃不饱饭,朕也造反。”

  吕夷简等人对视了一眼,齐齐垂下了头。

  赵祯继续道:“朕记得太祖立国的时候,可是想方设法的将田产分到了百姓手里。现在,你们告诉朕,百姓们的田呢?

  户部每年审计,我大宋每年新增的田产,成倍数增加。

  足可见,我大宋的田产,比起太祖在位的时候,多了不少。

  可如今百姓们手里的田产,不仅没有增加,反而还变得一无所有。

  户部、吏部,每年审计的时候,奏报给朕的东西,是要多漂亮有多漂亮。

  如今看来,只是虚有其表。”

  “吕夷简?”

  “臣在!”

  “你去告诉户部和吏部的官员,让他们拿着他们近些年奏报中提到的那些漂亮的东西,给朕到地方去好好核查。

  查清楚了,属实,再回来。

  查清楚了,不属实,降职。

  查不清楚,就让他们自己去给百姓交代。”

  赵祯此话一处。

  吕夷简脸色难看的道:“官家,户部和吏部的官员派遣出去以后,谁来处理户部和吏部的事宜?”

  赵祯冷笑道:“朕不派遣他们出去,将他们留在户部和吏部,他们就能将户部和吏部的事宜给朕办明白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inxin001.com。新新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xinxin001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