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三十八章 反响_墨唐
新新小说 > 墨唐 > 第七百三十八章 反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七百三十八章 反响

  墨技展结束之后,前来观看的百姓纷纷离场。

  众人议论纷纷,有人艳羡着墨家一诺千金,一边吐槽李云放着万贯钱财不取,另一方面则更加好奇活鱼之谜的氧气到底是何物?恨不得自己就是下一个万贯钱财的主人。

  在此之前,墨顿的万贯悬赏虽然诱人,但是毕竟没有人得到过,众人总是抱着怀疑的心态来,然而这一次墨顿亲自证实一诺千金,不但将西域大会的承诺如数的兑现,更让众人惊奇的是,哪怕是和墨家子有恩怨的相夫氏一脉的李云破解压井之谜,墨家子的照样付钱。

  看到有人得到了这笔钱财,众人又岂能不心痒难耐,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氧气定然会无处不在,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机会得到这个万贯奖励。

  当然这万贯奖励可不是随便就能够得到的,更多的人则关注这次墨技展的新式墨技,最让人稀奇的当然要数夺四季变化的玻璃温室,在墨技展之中众人只不过是惊呼一瞥而已。

  如今墨技展结束,墨家村专门开辟一个地方,供众人观看玻璃温室,简直是人满为患。

  除此之外,更让人追捧的乃是第二代新式的四轮马车,多谢秦怀玉三人坚持不懈的在长安城纨绔子弟之间拉仇恨,墨技展结束之后,第二代四轮马车的销量节节攀高,单凭长安城的纨绔子弟都足以支撑起第二代四轮马车的销量。

  最让人爱不释手乃是银镜,伴随着白雪公主通话的流传,魔镜的传说可以说妇孺皆知,眼前的银镜虽然没有传说中作为长乐公主聘礼买魔镜那般神奇,但是已经远胜之前的铜镜,在墨家高超的工艺之下,银镜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的容颜,更让人惊喜的是,银镜的价格要比铜镜还要低上一些。

  更加清晰,价格低,岂能不让众人抢购,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,银镜一旦出现,现在市面上所见的铜镜必然将会被淘汰。

  人群中的李云看着这番兴旺的场面更是一阵默然,如今墨家村大兴之势,简直是一时无两,反观他们相夫氏一脉,龟缩在山东之地,坚守的墨家之前的理念,根本就是碌碌无为。

  看着一个个长安城的百姓手中抱着银镜,赶着新式马车,兴冲冲的离开,孔德胜不由一阵沉默。

  若是在之前,他们定然会在心中鄙视墨家一身铜臭,然而如今的墨家有了百姓日用即道的理论支撑,他们再用此观点来反驳墨家,恐怕已经不行了。

  百姓冬季的确是需要吃上新鲜的蔬菜,需要更加安全明亮的马车,需要更加清晰的镜子,………………。墨家顺应百姓日用来发展墨技,反过来受到了百姓的欢迎,这恰恰不是证实墨家理念的正确性。

  于志宁更是脸色难堪,他一直自诩资格老,自己是儒家正宗,然而今日却被墨家子当众教训了一番,自己刚刚接手儒刊,原本树立一下自己的威信,却没有想到反而被墨顿弄得颜面无存。

  “让孔前辈见笑了,于某无能,没法压制墨家子,好在如今孔前辈来到长安,亲自坐镇,我辈儒生也算是心中有底了,还请前辈亲自坐镇儒刊。”于志宁一脸惭愧道。

  孔德胜摇摇头道:“于大人严重了,墨家子乃是一介后辈,老夫若是出手的话,岂不是让人笑话以大欺小,儒刊之事老夫不便插手。”

  “前辈高风亮节,晚辈佩服。”于志宁一脸敬佩道,然而在心中却一阵庆幸,如果孔德胜出手抢夺,儒刊他恐怕不得不拱手相让。

  孔德胜和于志宁简单攀谈几句,这才各自离去,毕竟多在墨技展呆一刻钟,他们就难受一分。

  目送孔德胜等人乘坐简陋的二轮马车离去,于志宁这才回到自己的四轮马车上,立即就脸色一变,冷哼一声道:“孔家,不过是仗着孔圣遗泽罢了,一群食古不化之辈。”

  孔德胜一来长安城立即就被长安城的儒生追捧,尤其其人到哪都是一副破旧的二轮马车,更是被长安城儒生称为高风亮节,在于志宁看来是何等的可笑,而孔德胜放弃儒刊,并非是大公无私,只不过想让他当出头鸟而已,而他孔家在后面坐享其成。

  二轮马车上,孔颖达坐在昏暗的颠簸的二轮马车上欲言又止,孔德胜怡然自得道:“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什么不接手儒刊?”

  孔颖达点了点头的:“二叔,儒刊的重要性你不是不知道,接手儒刊,我孔家定然能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。”

  如今的儒家看似地位尊崇,但是却是一个空架子,除了一个他孔颖达在担任国子监祭酒,其他的弟子根本没有任何官职,如果孔家能够掌权儒刊,定然能够话语权大增,说不定借机和朝堂大佬取得联系,他孔颖达借机进入朝堂,而不是如今一个国子祭酒这个没有实权的职位。

  孔德胜冷笑一声道:“你以为孔家之所以保持显赫地位的秘诀是什么,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是孔圣之后,更多的是我们根本不参与朝堂,在任何时候,孔家的声誉乃是首位,更不会做允许任何玷污孔家名声的行为,只要孔家不倒,儒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,儒刊看似显赫,但却是风口浪尖,任何人可取,但是唯独我孔家不可取。”

  孔颖达顿时沉默,虽然心中不甘,只能躬身道:“小侄谨记。”

  “对了,怎么没有见孔惠索,他人呢?”孔德胜皱眉问道。

  孔颖达这个时候才想起,道:“哦!他说看到了祖名君前去寻他,等下再回长安城。”

  “祖名君!”孔德胜不由得想起在夫子学院的那个祖家后人,一直以来,算学一脉在诸子百家之中籍籍无名,不过有了义务教育和墨顿的百姓日用即道学说,就连孔德胜也不得不承认,算学一脉未来的潜力定然不可限量,更是听说此人不但年纪轻轻提出抛物线,更是帮助朝廷计算投石机,也是难得的才俊。

  “且由他去吧!”孔德胜并未疑心其他,点了点头道。

  孔颖达见状,也只好将祖名君和墨顿相交莫逆之事咽下,相比于今天的墨家子的百姓日用即道的理念,这点小事已经不值一提了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墨顿的百姓日用即道的理念,很快在长安城传播,有人嗤之以鼻认为是哗众取宠,也有人欣喜若狂封为金玉良言,百家之争的风云再一次摆在台面上,被长安城津津乐道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inxin001.com。新新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xinxin001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